close

每當心情平靜之後  
週遭的空氣就感覺好自由  
沒有任何壓力  
思緒也能隨心所欲的到處飄  
我喜歡這種感覺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國小曾經以孔子為偶像的情景  
腦中浮現的竟是論語中說了些什麼  
雖然那些東西早就被我塵封在書櫃上了  
但我想那些觀念仍就可以影響一生吧    只要我夠冷靜

說到孔子    就不免要提一下孟子了  
以前小時候老師都會教我們要做個善良的人  
然後說些做好事有好報之類的話  
大概是小時候比較好騙吧    老師說地球是圓的    我就絕不相信他會是方的
所以    老師說要善良    我就相信做善良的人絕對沒錯
在某個偶然際遇下    我"遇見"孟子
他提倡"性善說"    我當下就愛死他了    因為他說的話跟老師說的一樣
(孰不知有個較荀子的提倡"性惡說")
但善良無罪    
我倒寧願相信全天下的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    只是某一群人比較頑皮罷了
至少活的不用太痛苦  

然而等我長大    見多了    聽多了
我的心也逐漸動搖    
進而開始懷疑人性    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心機"這名詞
但老媽說心機也有分好壞    好的可以保護自己    壞的就拿來利用別人
我當下還是半信半疑    心機就心機    哪還分什麼好壞

當我離開家    自己到外面生活後
我才體會到那句話的意義    
就算不欺負人也絕不要讓別人有機會欺負你  
因此    我開始懷疑週遭的一切變化
然後把自己包覆起來    
就算我出不去    別人也不會進來
這種方式挺好了    我不傷人    人不傷我    人但傷我    我便自癒
就這樣糊裡糊塗的過了幾年  
回到家後    關在一個人的房間裡面
才有機會往回看    頓時間    覺得那樣的方式好累人

要說小時候和長大了有什麼區別  
大概就是多了那顆心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小時候老師盡跟我們說些正面的事情  
就是在防止我們太早了解到社會上的黑暗面  
期盼著我們能用一顆善良純真的心去面對這一切  

回過頭來看現在小孩所受的教育  
不免又令人唏噓了  
從小就很自然的接觸到這光彩奪目的世界  
電視媒體的普及之下    讓小孩更容易接收到大人世界帶給他們的震撼
十年過後    二十年過後    會變的怎樣
確實令人難以想像  

我們是回不去那單純的時光了  
但我們還有能力去拯救下一代的純真  
教育的意義在於循序漸進    
即使無法避免長大後所必須面對的現實    
但起碼在這之前先告訴他們
"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好事等著你們去做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ileyta 的頭像
    smileyta

    魚子庵

    smiley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