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但我想談談我對這兩個字的想法

以一個接近25歲的年輕人而言
婚姻也許離我很近了
只差在於是否找到「適合」的另一半

適合,這個辭其實很主觀
畢竟在同一個屋簷下共處下半餘生和交男女朋友是兩回事
所以我們才會在交往過一陣子才開始認真思考「他是否真的會是我的一生」
(當然也有人是在交往前就已經思考過這件事了)

這麼說可能有點沒意義
怎麼說呢?
未來始終充滿未知數
我們當然無法知道將來彼此是否會改變
倘若對方真的變了
你又會怎麼做?
酗酒、交際應酬...等等
我不確定這該不該歸咎於當初在交往時沒徹底了解這個人
畢竟真的很多後天的條件足夠去改變一顆脆弱的心
不過絕大多數人在這樣的年紀
心智方面應該都已經趨於「穩定」了吧?

如果真的走到婚姻的階段
請你務必聽清楚牧師講的一字一句
當「我願意」說出口之後
那些證詞便成為你今生今世給對方的安全感
我想這些話真的很重要
而那三個字也絕對比他們本身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也許這樣的想法已經有些不入流了?
我也聽過不少人說「都什麼年代了,如果真的不適合就離婚啊」
這確實是個民主開放的時代
但是「不適合」真的是解決這一切問題的答案嗎
請回想當初你滿懷感動的說「我願意」的場景

爭執、摩擦、冷戰...
你能忍受的範圍有多大?
關心、體貼、爲他(她)改變...
你的愛有多深?
我確實羨慕那些在公園裡的老夫老妻

我不確定你對婚姻是否有不一樣的看法
當然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些
也可能只是我在打嘴砲
誰知道未來的我到底會過的如何
然而上述的問題確實在我腦海中盤旋很久
這也是一種庸人自擾吧(笑)

下面在來談談我們的小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ileyta 的頭像
    smileyta

    魚子庵

    smiley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